同源意彩——李翔美术馆开馆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 开幕!
2024-12-04四川省诗书画院举办陈辉“中国画艺术语境之表达”公益讲座
2024-11-13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中国当代绘画创作主题沙龙"活动
2024-11-13-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笔墨中国——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发布时间:2023-12-18
写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画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依托要素。作为中国画写意性特质核心载体的笔墨语言,其承传与发展一直为历代中国画家所重视和深研。为了呈现当代中国画传承发展的时代成就,展现笔墨语言承载的中国画本体精神,经过长时间的策划筹备,“笔墨中国——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在人美美术馆拉开序幕。
展览海报
“笔墨”本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特定涵义的语词,在此处作为展览题目的关键词,我们尝试赋予其“望文生义”的“新解”,即从展览作品的范畴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的角度,将“笔墨”二字拆解来读,则是工而见“笔”、写意见“墨”。相对而言,“笔”是线性的、结构的、有力度的,工笔画和线描的笔线、笔质以及画者常言的笔性,点出了“笔”的实质;“墨”是温润的、含蓄的、构建意境的,文人写意、没骨画法的水墨语言及其承载的丰富韵致显现了“墨”的意蕴。在这一新的角度上再言“笔”“墨”,则中国画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多元性特征和统一性、包容性价值,可以更为明晰地展现出来。
正如展览主题“笔墨中国”的宏阔范畴和艺术意涵所示,这次展览包含了人物、山水、花鸟不同画科,涵盖了工笔、写意、没骨、线描等不同表现手法,跨越了老中青艺术家群体,集结了来自南北各地的30多位中国画家,其中既有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一辈画家刘汉、李巍、邱笑秋、陈家泠,也有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郭怡孮、曹文驰、徐义生、郭石夫、王西京、何水法、陈永锵、冯大中、艾轩;既有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吴冠南、许钦松、秦天柱、苗再新、李学明、范扬、万鼎、张志民、白云乡、乐震文、高云、胡石、孔维克、喻国玮、陈辉,也有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的卢禹舜、李翔、梁明、陈湘波、贾广健、陈翔、尹沧海、刘万鸣、伯揆、吕子扬、张宜,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周午生、王海滨,80年代的马小虎。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携近年新作雅聚于人美美术馆,以其“笔”与“墨”的多元风格展现了中国画艺术的民族性、当代性与人民性,既显现了中国传统画当代发展的文化身份,也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发展规律。
以笔墨语言为核心的中国画艺术,正呈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文化特性,也必将以其守正创新的自主性发展,开拓延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艺术之路。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19日至12月23日
展览地点:人美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甲3号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大厦)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刘汉 《黛玉》 178cm×99cm 2016年
李巍 《六合同春》 68cm×100cm 2018年
邱笑秋 《眷恋》 97cm×92cm 2023年
陈家泠 《井冈主峰》 196cm×96cm×5 2013年
郭怡孮 《山花漫野》 96cm×178cm 2023年
曹文驰 《雁荡石》 96cm×178cm 2023年
徐义生 《高风仰止》 92cm×97cm 2022年
郭石夫 《万古长青》 178cm×96cm 2014年
王西京 《无题》 130cm×70cm 2023年
何水法 《人间四月芳菲尽》 180cm×190cm 2023年
艾轩 《西藏女孩》 90cm×90cm 2015年
陈永锵 《夏日闲情》 138cm×69cm 2012年
冯大中 《黄河之心》 200cm×866cm 2021年
吴冠南 《花开笑谁》 200cm×100cm 2016年
许钦松 《高原甘雨》 147cm×184cm 2009年
秦天柱 《祖国万岁》 236cm×136cm 2015年
苗再新 《红红火火》 220cm×180cm 2022年
李学明 《家家泉水 户户垂杨》 138cm×68cm 2022年
万鼎 《月出华岳顶》 168cm×138cm 2023年
范扬 《樵夫踏云图》 68cm×34cm 2023年
白云乡 《秋山明净而如妆》 178cm×96cm 2022年
张志民 《祭海》 200cm×500cm 2023年
乐震文 《云卷云舒》 178cm×96cm×3 2022年
孔维克 《雪野大川进行曲》 240cm×200cm 2021年
胡石 《草虫》 34cm×68cm 2016年
喻国玮 《日出芦海云遮半》 180cm×97cm 2020年
陈辉 《皖南遗韵》 200cm×160cm 2012年
卢禹舜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 240cm×203cm 2014年
李翔 《丹壑松涛》 50cm×50cm 2021年
梁明 《云外高山供道眼》 180cm×97cm 2023年
陈湘波 《沧浪之水》 89cm×46cm 2023年
陈翔 《萧尺木诗意图》 138cm×68cm 2018年
贾广健 《天地正气》 178cm×96cm 2008年
尹沧海 《痕》 183cm×143cm 2022年
刘万鸣 《护犊图》 37cm×45cm 2016年
伯揆 《无题》 178cm×96cm 2016年
吕子扬 《花色明灿》 138cm×68cm 2022年
周午生 《猿猴啼吟》 134cm×69cm 2021年
王海滨 《小菲16》 200cm×70cm 2023年
马小虎 《生气远出》 50cm×105cm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