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实正红——全国名家石榴主题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
作品欣赏丨 丝路撷萃——首都美术家文艺志愿边疆采风作品展(三)
内含福利 | 灰瓦千秋韵,文化胡同藏——北京的胡同主题艺术作品展开幕
山水情怀|“唯物思维”第二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作品专辑
多元共态的命运共同体|公共艺术集体创作实践的清华模式
程耀是低我三屆的学弟,八十年代中期同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读本科。那时,陶瓷系的同学们在研习陶瓷美术专业的同时,酷爱绘画。教室的角落、宿舍的墙上、楼道的橱窗到处可以看到他们无畏探索的作品。故毕业后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还在从事绘画艺术创作,也常常在国内外的展览及媒体上看到同学们的艺术佳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两句话,“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好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那么,对于绘画艺术而言,好奇心与想象力就是创作灵感来源的核心。
深入系统地品读石峰的山水画作品,一种借古开心、时代气象的新山水图卷与诗意般的画境缓缓展开,由此感受到他作品里“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人文胸襟与笔墨气质。《石涛画语录》里谈到“一画之法”的核心,是指笔法、墨法、章法由心而发。
北京美协肩负着引导之责,助力这些年轻艺术家们拥有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让艺术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彩的新品种。
尹鹏这篇题为《静水深流~中国古代绘画史视野下的元明私人书画收藏》的论文,历经了博士期间四年的学习积累和工作之后的多次打磨调整,才得以达成他心中所愿的出版目标。尹鹏对中国美术史的深厚基础,扎实的研究能力,以及他严谨的学习态度,使这本书赋予了应有的收藏品鉴的知识储备与学术含量的深度提升。作为导师为他欣喜,更为有这样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与光彩。写上短评寄语,以表祝贺并此作序。
时间追溯到1997年3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展厅正在举办李睦、王君瑞、陈辉三人画展。展前我们曾通过院办邀请吴冠中先生来看我们的展览,院办回复吴先生是否能来不好确定…… 时值展览结束前一天,吴先生的身影出现在了画展上。吴先生认真地看着每一幅画,时而驻足画前仔细观看、时而询问创作缘由。期间,他就绘画的形式语言、绘画直觉、艺术格调及审美判断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形象比喻,当时的情景,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生生不息•在路上”画家生凌君全国巡展~雄安首展即将在雄安新区长信美术馆开幕。作为一名家乡本地的画家,以拥抱生活、感悟自然之心寄情于笔墨丹青,寄托于生命历程中的那份安宁与守望,过往与期待。那份由闲适、安然、从容、优雅的心灵彩虹幻化的情感和升华出的人文情怀在她的作品里折射岀的岁月静好呼之欲出,那往事如烟情景中的怀旧感敍说着曾经记忆里的难忘故事,回首着岁月如歌带给我们的美妙時光……
梁明是我认识的画家中勤奋且高效的一位。每到一处,从不会因为气候环境的干扰而影响他的写生创作。阳光下、寒雨中、农舍前、山林间,风雨无阻不见疲惫,朝出暮归不曾间断,笔耕不辍、佳作迭出。我深被他的创作能量惊叹!被他的创作速度折服!为他作品的艺术品位与画作质量拍手赞叹。
天我们能看到现场有到场了这么多位重量级别的嘉宾,有故宫博物院李季副院长、广州古玩行业协会会长向永强先生,我的朋友:人民币设计专家曲振荣先生、《艺品汇》刘敏先生等,欢迎到场的嘉宾朋友们对我的作品以及有关当代艺术品收藏等关心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与交流。我也将请我的学生,现为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最有发展潜力青年国画家何先球教授代表我,带领大家一同赏析现场展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