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水墨本色陈辉:光影里的黑白故乡

发布时间:2016-06-22

陈辉.jpg

陈辉:1959年出生于安徽,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辉 太行岁月.jpg

陈辉  《太行岁月》  145cm×365cm  2015年


以下为小编与“水墨本色”参展艺术家陈辉先生的对话:


您此次展览的作品的主题与表现手法是什么?


我从小出生在安徽,对安徽代表性的徽派建筑有一番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因此我的作品中呈现的是我理解中的徽派建筑的实景。


此次参展作品以黑白为主,有光影,画面比较注重构成因素、光影因素、画面的意境,包括画面特有的含蓄。在我的绘画里贯穿着相对诗情画意的情怀感受,我认为绘画应该传承中国非常朴素的儒家思想文化,我的绘画从语言表现形式和表述上,与之结合的相对贴切一些。

陈辉中国文化.jpg

陈辉  《中国文化》  145cm×365cm  2014年


那“构成”与“光影”是您个人创作的特点?


我的艺术创作风格概括起来就是中西结合之路,这个脉络基本上把西方的一些造型元素,例如光线、构成乃至黑、白、灰融合到艺术创作里,但是内容上完全是家乡黑白建筑陈设的风貌。通过西方手段的嫁接,来阐释中国文化的新品貌特征,这个应该说跟中国传统的构图或其他元素有很大的区别。


我在作品中将室内摆放物重新构架和组合。比方说光影,实际上在徽派的建筑里面光根本就照不到这个桌面上来,屋子里面的光是散光,而我的作品中光线直接射进桌面是为了让观众产生的第一视觉能够集中在桌面上。看到带有中国儒家文化的器物,如花瓶,祈求着平安;镜子,告诫为人为学为德的道德,这都是一个很深的寓意,所以说抓住中国象征性的内涵后再表现内容。


中国画讲意象、意境这两个因素。尽可能的创造一种画面的神秘感,使得画面里有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让画面有视觉冲击力,这样不是只能近看不能远看,或者说只能远看不能近看。

《皖南印象》之二.jpg

陈辉 《皖南印象》之二  180cm×97cm  2005年


将“光影”运用于您的创作之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2000年开始,它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过程。我长期教学生基础课、构成、素描,素描和构成在这里起了很大作用,另外工艺也给我了养分,就像设计的移花接木,可以随意调配画面,在平面里面去寻找相关的因素,完全可以进行自由的、不会受透视和比例上严格限制的调配。因此,我觉得工艺里面养分和特有的取向,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直到作品在2004年10月全国第九届美展入选,当时我是觉得只有开元不断的创新,寻找一个自己真正内心想表现的东西才能持续走下去,一件事情做10年做不好,那么做20年不会差,那么做30年一定能成。直到现在我画黑白也已经十五六年了,一直坚守着这个创作路径,尽可能最大限度和别人的中国画风格拉开距离,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皖南迷境异幻时》.jpg

陈辉 《皖南迷境异幻时》 200cm×160cm  2011年


对于传统中国画而言,把“光影”和“空间”融入创作之中,这是不是一种挑战?


实际上是一个冒险或者说是一个叛逆。毕竟这个绘画的路径有很多种,不同路子人的肯定对你的东西提出一些质疑,但我觉得艺术并行不悖,因为现在当代社会更应该有这种包容和多元的气象。早时我的中国画里面不讲究光影,空间是平面的,长卷也是展开式的。而现在我的绘画也是展开式的,虽然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但画面并不是西方的大透视规律,空间仍是平面的往远处推的,不是带有一点呈现或三点组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传统,实际上传统也是动态的,我们都是慢慢成长的,需要慢慢的吸取养分,构建自己绘画的艺术理论和实践这一完整的体系。

《皖南冬夜迷境时》.jpg

陈辉 《皖南冬夜迷境时》  140cm×70cm  2012年


主要展览:


参加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中国当代艺术世界巡展等重要展览。作品《中国文化》获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画院、浙江美术馆、蒲华美术馆等相关国家部门或机构收藏。

185cm×96cm.jpg

陈辉作品  185cm×96cm  2014年


作者:头条号 / 颂雅风艺术月刊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